茶叶制作技术发展

思忆茶叶 2021-7-20 132 7/20

我国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咀嚼、羹饮到饼茶、散茶,从种类单一到多种共存,从单纯的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的重大变迁,这一变迁正是茶叶制作技术由简单到复杂,又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。制茶产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,而我国茶叶种类之多,制茶技术水准之精湛,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。
第一阶段,由鲜叶晒干到加工成饼茶、团茶。
早在神农时代,人们就已经开始咀嚼或者烹煮茶叶的鲜叶,用以解毒和饮食。周朝时,茶叶被用于供丧事,春秋时期,茶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,采摘面积也不断扩大,并且正式把茶叶作为祭祀用品。但是,由于那时鲜叶的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,人们为了扩大茶叶的应用范围,就把鲜叶晒干后储存起来,这样就可以随时取用。但是晒干的茶叶治病效果较差,于是到了三国时期,人们开始将茶叶制成茶饼,需要的时候再进行碾碎煮饮,这就是制茶的开始。后来茶饼又发展成团饼,这种加工方式的出现,使茶叶的发展愈加迅速,并且从单纯的解毒、食用发展成了饮料。
第二阶段,由饼茶发展成为散茶。
饼茶到散茶的演变主要得益于茶区的扩大、产量增加、消费量和消费人群的扩大。饼茶和团茶的加工需要经过多道工序,这些工序使茶叶的内含物流失很多,茶叶失去了真味。于是大约在唐代出现了制作蒸青散茶的技术,这种技术使茶的香味和内含成分完整地保存了下来。而且,散茶还具有香气好、沏泡方便的特点,是现代茶的雏形。宋代时候,人们更加重视茶的香气,所以在蒸青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炒青散茶。从那以后,团茶和饼茶便逐渐被炒青绿茶所取代。炒青绿茶的出现还带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,明代就出现了黄茶、黑茶以及花茶的制法,清代还出现了白茶、红茶和乌龙茶的制法,至此我国的六大茶类已经全部形成,而我国则成为世界上茶类最多、茶叶生产技术最先进的国家。
第三阶段,条茶发展成碎茶、速溶茶。
条茶向碎茶、速溶茶发展主要是由于中西生活方式与饮茶口味的不同造成的。这一时期,我国传到印度、斯里兰卡的制茶方法逐渐发生了改变,纯粹的手工制茶在国外演变成了机械加工。而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开始生产红碎茶,这是茶叶加工的一次重大变革,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。目前,我国生产的速溶茶主要有红茶、绿茶、乌龙茶等。
第四阶段,变茶为“水”阶段的到来。这是现代饮料普及化的一种体现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,茶这种历史悠久的饮料也发生了变革。20世纪80年代,中国为了适应市场,经过不断的思索与徘徊,认识到了茶叶变革的重要性,于是一些新兴的食品产业、饮料产业开始逐渐摸索涉足饮料的研究与开发,变茶为“水”。饮料的出现,使茶叶这种饮品得到了继承和新生。

- THE END -

思忆茶叶

7月20日22:27

最后修改:2021年7月20日
0

非特殊说明,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。